特朗普为了美国制造重新崛起,使用了种种的盘外招。
但是在一些关键的制造业,中国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,美国还有追上来的可能吗?
早在今年4月份,美国就开启了针对中国造船业的301调查,并且从10月14日起针对与中国有关的船只加收港口服务费。
中国方面马上发起反制,从10月14日起对美国传播收取特别港务费。
中美在造船业中博弈的升级,背后的真相是,中国不断的向上爬坡,而美国正在走着下坡路。
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?
其实美国曾经是全球造船业的霸主,但是半个世纪以来,美国造船业随着整个美国制造业不断的沦落,早已陷入了衰退。
在二战期间,美国造船业达到了巅峰状态。仅仅在1941年到1945年就建造了多达155艘航母。在此期间还同时生产了驱逐舰355艘,护卫舰498艘。
仅在1944年,美国造船业的产量就达到了1,930万总吨,这相当于二战之前全球造船业10年的产量。
强大的造船业也支撑了美国海军的强大实力,成为美国在二战中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。
但是在二战之后,美国造船业迅速衰退到1960年代,美国造船占全球份额已经跌破2%,到2025年份额只有0.13%。
但实际上这一个坑是美国自己挖的。
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,美国将产业中心转向金融和高科技,并且将很多制造业转移到亚洲。
美国甚至主动取消了政府补贴,导致本土的造船业失去竞争力。
所以在那之后,日本和韩国反而先后成为了全球造船业的霸主。
后来美国曾经一度想挽救造船业,推出琼斯法案,强制国内航运使用美国本土制造的船只。但想不到此举反而推高了成本,更进一步的削弱了美国船只的全球竞争力。
美国的一个又一个昏招,相当于给中国送上了助攻,最近这10余年中国造船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。
中国造船比美国有巨大的优势,例如美国的造船成本是我们的4~6倍。有数据表明,一艘商船在美国的造价高达3.3亿美元,但在中国只需要5,500万美元。
而且随着美国不断的将制造业外迁,目前造船业的配套产业十分的不完善,就算美国自己想造成也有41%的零部件需要依赖进口。
现在美国想重振造船业,还需要面对熟练工人和工程师缺乏的人才困境。
但这些都是中国的优势,现在中国在多个指标上已经取得了全球领先,并且占据超过一半的份额。
在2024年,我国的造船完工量达到全球的55.7%,手持订单量占据全球63.1%,最夸张的是新增的订单量达到了全球的74.1%,也就是说新下单的船只有3/4花落中国。
2025年,我们的完工量略有下降,但是上半年依然占据47.2%的市场份额。上半年新增订单量占比64%,手持订单量占比57.6%,继续垄断全球订单的一半以上。
中国造船业连续十五年蝉联全球冠军,也让中国海军的实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,一艘又一艘的航母下水就是最好的例证。
美国无视自身制造业困败的根本原因,总想通过关税和各项费用以及制裁的方式简单的解决问题,注定是徒劳无功。
现在连美国的军舰维修都需要依赖韩国的船厂,还想通过保护主义来逆转产业的空心化,很有可能陷入上一次琼斯法案的反结果,那就是越保护越落后,最终只能依赖中国的供应链。
按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